English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998-05-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跨世纪重大关系,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基本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对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人与自然研究》丛书(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所编纂的。《人与自然关系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作为本套丛书的核心著作,充分体现了本套丛书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科学院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以往各学科仅从学科自身角度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很少有人综合、系统、跨学科地去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变化规律。《导论》则试图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把人与自然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利用历史和系统的方法,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变化规律和阶段特征;并通过比较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放在人类发展与变革的背景下,从人类所经历的长期社会实践及其经验与教训中,寻求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手段和创新途径,因而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

《导论》对人类的自然观进行了历史考察,结果表明,凡具有与自然相和谐观念的民族和文明均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随着近代西方文明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成为主流,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人类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自然观。它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

《导论》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构性变迁理论,分析和解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轨迹。通过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动和资源、环境变化的实证分析,研究现阶段我国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征,得出中国正处于人与自然矛盾不断激化的阶段的结论。分析当前人与自然矛盾的状况,预测未来中国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将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粮食、区域差异等紧迫问题的前景,最后得出中国必须走符合国情的中国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论。

尽管以前有从事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性研究,但就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开展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导论》的综合集成研究具有普遍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创新点表现在:

1.采用综合性方法进行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研究,改变了以往利用单一学科方法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性。

2.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这不仅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而且对人类建立新的世界观具有指导作用。

3.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结构性变革,进而分析了不同文明发展阶段中人与自然相互适应模式及其本质特征,并阐明了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变革方向。

4.提出了当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点,即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和多重性;建立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六条基本原则。

5.提出了中国现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实质是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和自然资源使用不当,给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思路和行动框架。这一结论表明了《导论》研究的超前性,并为实现中国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完成现代化目标提出了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导论》的出版对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普及可持续发展知识,提高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